WFU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蘋果橘子思考術:凡人大胃王小林尊





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甚至讀過「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年輕有為的經濟學家 Levitt 運用專長爬梳數據,直指問題的本質。 Levitt 活躍的領域是在犯罪經濟學,最著名(也充滿爭議)的發現之一是美國在 1960 年代犯罪率的下降與墮胎合法化有關,這個例子也放在他的第一本熱銷書,蘋果橘子經濟學當中。
 
Levitt 也曾經營一個部落格專門回答和討論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比方說「什麼時候搶銀行最好」或是「公共廁所為何長這個樣子」,特別有趣的還會選到書中。作為致力以經濟學解決世上大小事的專家之一,這本蘋果橘子思考術教大家怎麼問對「小問題」,當作解決大事的起點,像是我們今天的男主角,日本大胃王小林尊。


超乎常識的大胃王


在台灣小林尊應該比 Levitt 有名的多,因為他帶起一陣大胃王比賽、節目以及藝人的潮流。雖然目前熱潮已經退去,但他本人可算是名利雙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小林尊之前也是有大胃王如新井和響和赤坂尊子等,他們可都是老前輩,但是知名度遠遠不如前者,關鍵可能在於小林尊曾經遠征美國,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讓大家看見。
 
2001 年,小林尊第一次參加美國紐約的納森大賽(Nathan's famous hot dog eating contest),立刻以 50 份熱狗麵包狂破往年保持的 25 份紀錄,真正讓美日兩國的四億人驚呆了。以前贏得這種比賽的多是手臂比常人大腿還粗的超級大隻佬,難以想像小林尊這樣身材正常的人,究竟如何擊敗他們?也因此,懷疑他用藥物或手術「作弊」的陰謀論總是不絕於耳。


因為三餐不繼,用腦吃出一片天


根據 Levitt 對小林尊的訪問,此生第一次的大胃王比賽是在日本;當時生活拮据,租屋處已經連電費都付不出來,女友為了賺些外快瞞著他偷偷報名。雖然小林尊胃口一直都不錯,但也不是什麼大食客;為了因應比賽,小林尊看了以前節目的錄影帶,一番思考後他得到重要的啟發。
 
比賽中有四種食物:馬鈴薯、海鮮丼、麵類以及烤羊肉;賽制是分為幾輪不斷淘汰,最後才選出冠軍。大部分的參賽者從第一關就低頭猛吃,導致後繼無力;因此小林尊在參賽那天,前面總是控制在吃到剛好晉級的程度,把所有力氣留在最後一輪爆發,捧回了 5000 美元的冠軍獎金。
 
小林尊發現了自己的潛力,他可以選擇繼續在日本找機會參加比賽,尋求不錯的外快收入;但他卻不是因此而滿足,而是直接跳級參加世界大胃王比賽的超級盃,也就是納森大賽:這個比賽必須在十二分鐘內吞下最多的熱狗麵包(大亨堡),然後不能吐出來,前一年日本人新井才剛拿下冠軍(不過紀錄並不特出),也許是受到他們的鼓舞吧。
 
找不到標準熱狗的小林尊在家用魚香腸和一堆麵包潛心練習。他觀察過去的比賽紀錄發現,大部分參賽者的進食策略,就是毫無策略;就跟我們享用大亨堡一樣,只是用最快的速度拚命吃。由於大會並沒有規定麵包必須搭配熱狗同時一起吃下,小林尊因此想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模式。
 
關鍵是麵包與熱狗所需咀嚼的程度不一樣,麵包比較鬆軟需要咀嚼,但熱狗比較緊實可以直接吞嚥;所以目標是快速而非美味的小林尊選擇分開攻克兩者:他練就了可以一口吞下整條熱狗的技術,然後不斷改良吃麵包的方式,最終發現了「剝成兩半,然後泡水後擰乾吃」的所羅門吃法(Solomon method),一手熱狗一手麵包有節奏地送入口中。

所羅門吃法取材於聖經故事裡假意威脅要把小孩剖成兩半藉以機智斷案的所羅門王,其中的深意是麵包摻水後擰乾比較濕潤好入口,而且同時補充水分,不耗費寶貴的時間與胃容量喝飲料;其中溫水效果最好,可以放鬆咀嚼肌。小林為了增加胃容量,會邊吃邊全身扭動,這個招牌動作被稱為小林搖晃(Kobayashi shake)。


精密的規劃,更需要卓越的執行力


我相信大多數人包括我,在看到小林尊的故事前;都會覺得大胃王雖然做到一般人所不能及,但畢竟以娛樂性質為主,技巧有限,更不用什麼刻苦鍛鍊;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小林尊在比賽前每天反覆訓練,除了前述的技巧外也記錄自己的體況和各種細節。
 
他發現,充足睡眠、規律運動都對發揮有幫助,因此他雖然在電視上沒命地吃,生活其實非常有秩序。詳細的紀錄也讓他有辦法針對每一個小細節做優化跟測試:比方說他想過前段吃快一點還是後段再急起直追好呢?數據告訴他,一開始就努力衝刺更好!

反而是很多人以為的技巧之一:喝水撐大胃部,卻是小林尊嘗試過又基本放棄的方式。雖然他可以一次喝下好幾加侖(一加侖相當 3.78 公升!)的水,但是喝完這麼多之後也許因為電解質不平衡,他發生嚴重胃痙攣;從此他承認這是個錯誤,再也不重蹈覆轍。
 
所以問對問題,觀察思考擬定戰略,全力演練到完美。這中間對智力、體力和紀律的要求和一流運動員是相同的。小林尊總是選擇最有效的訓練,他從來不在吃到飽餐廳練習,因為在那邊他無法規律地記錄自己吃了多少。肉體與心理上的高強度訓練讓他和其他憑蠻力的參賽者根本就不在同一個水準上。


江湖一點訣:大胃王的黃金時代


前面說過,小林尊恐怖的實力並非是因為他有特殊的生理構造,而是比別人想得更深、做得更多。最好的證據是,在小林尊以超過一倍的數量打破幾十年高掛的紀錄之後,美國陸續出現了幾個同樣水準的大胃王;其中女性代表的 Sonya Thomas 只有 44 公斤。小林尊也許走得最早,但是後起之秀懂得參考他的技巧。

最著名的大概是小林尊畢生的好對手,Joey Chestnut;就是下面照片中的人。他也許人高馬大,但也並非虎背熊腰有著誇張身材,身高 185 在美國絕非特別的巨漢。他在與小林尊的競爭中不斷推高熱狗堡的世界紀錄,最後創下八連霸的恐怖紀錄。




在與 Chestnut 的競爭失利後,小林尊仍然持續參加比賽,雖然後來和他成名的納森大賽主辦單位起了爭執無法再度參加,後面似乎漸漸地消失在世人面前。然而前半生的奮鬥已經讓他衣食無虞,再也不是當年連電費都捉襟見肘的小夥子了。只不過隨著他的淡出,日本大胃王的黃金時代似乎就這樣悄悄的走向尾聲。

我相信一旦明白小林尊究竟是怎麼「吃」的,就算原先以為大胃王是浪費食物的雕蟲小技,也會因此動容。我看到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因緣際會在一條少人經過的小徑中開拓出雄偉的大道。也許在他的後繼者走完以後,這條路又會杳無人煙,但是他奮鬥的方式,卻值得所有走在不同路上的人們效法。

小林尊在訪問的尾聲告訴 Levitt 一個故事。他的母親一開始對於大胃王比賽也不以為然,後來她罹患癌症,在化療的過程中食慾很不好;她卻對小林尊說:「我看到你在電視上為了要贏努力耐住想吐的衝動還是拼命地吃,媽媽覺得自己應該也有辦法忍下去。」


小結:問正確的問題


前面很仔細地說了小林尊如何從普通人成為一代大胃王,簡單的說就是肯想也要肯努力。但是這樣說還是有盲點:對任何人來說,除非毫無退路,或是確實有自信,才會有動機去認真解決看起來非常困難的問題。所以我們還應該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不,這種評論只是廉價的心靈雞湯,很多人也相信自己做得到某件事,但其實只是妄念一場。

回憶一下小林尊第一次登上納森大賽的前夕,當時的紀錄是 25 個,小林尊卻以 50 個的恐怖數字打得對手不要不要。小林尊當時就是問了自己:25 個是人類極限呢?還是只不過因為從未有人好好的,認真的去研究到底該怎麼吃?經過一番研究,他很確信答案是後者,於是放膽去幹。
 
所以我們想做一件看似做不到的事,可以問自己:為什麼做不到?是哪個部份的問題?那我能不能去解決那些問題,說不定回頭我就做到了!您可以用任何方式稱呼這種思考流程,Levitt 叫它專注小問題(think small),這被證實很管用:因為萬丈高樓平地起,大事都是從小事開始做成的。

---
如果喜歡這邊文章,歡迎按下面連結分享;也可追蹤我的粉絲頁,祝天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