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有胃炎沒潰瘍,幽門桿菌要驗嗎?





小章已經不舒服一兩年了,肚臍上面常常都像一把火在燒,有時還痛到沒法工作;但是胃鏡做過不只一次都說胃有點發炎,吃藥也是時好時壞。有次他再做胃鏡時,幫他檢查的老教授口裡喃喃自語:「這是 H.P gastritis (幽門螺旋桿菌胃炎)...」一邊問小章要不要自費檢驗幽門桿菌。

此時他嘴裡含著管子也說不出話,無法思考也搞不清楚狀況就點點頭。事後他覺得有點不是滋味,不過畢竟也沒多少錢就算了。結果檢查的結果還真是陽性,門診醫師建議安排除菌治療,經過 10 天的療程,他的困擾居然就此神奇地消失了。


幽門桿菌與消化性潰瘍:鐵證如山


1984 年諾貝爾獎得主 Barry Marshall 用自己身體做實驗,找到了幽門螺旋桿菌;科學家除了訝異這隻細菌能夠氣定神閒地住在充滿強酸的胃裡,後續三十年的研究還發現它會造成長期上腹痛、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發生也和它大有關係。

就拿胃潰瘍來說,古早時代的權威理論說這些患者通常是處於過大的壓力和神經緊張;加上當時也沒太多有效藥物,所以胃潰瘍的患者就是靜養休息,如果症狀過於嚴重只好開刀拿掉一部分的胃;如果看過日劇「白色巨塔」,財前醫師活躍的時代大約是 1960 年代,那時的外科醫師正是胃潰瘍的救星。

不過自從找到幽門桿菌以後,醫學界發現它至少是一半的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幕後黑手(另外的一半則是所謂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而壓力理論雖然還有不少人深信不疑,但早已被醫界掃進垃圾堆裡了。曾有研究針對胃潰瘍患者採用放鬆紓壓的心理治療,結果當然是 ... 沒效。

目前臨床上,只要胃鏡下發現胃或十二指腸潰瘍,除了詢問基本病史包括先前服用的藥物,基本上都會加驗幽門桿菌,如果確認真有感染,服用抗生素殺菌可以加速潰瘍癒合,並減少其惡化出血的機會。長期來說,也能減少胃癌的發生。台灣在幽門桿菌的研究一向不落人後,尤其在治療方式的貢獻更是世界知名

不過在更常見的胃炎上,雖然已知幽門桿菌佔有一席之地;但還有幾個問題:


  1. 單純胃發炎沒有潰瘍,健保不給付幽門桿菌檢測,要檢驗須自費約 200 元
  2. 承上,純胃炎沒有潰瘍,健保不給付殺菌治療,治療須自費約 1000 元
  3. 內視鏡下的胃炎診斷,有時會失於主觀


在這些因素下,醫師不見得會強烈建議單純胃發炎的患者自費接受幽門桿菌檢查;不過既然幽門桿菌長期會造成潰瘍與胃癌風險增加;至少針對有上腹痛或消化不良(dyspepsia)症狀的患者,提供自費檢驗的選擇應該是合理的,問題是幽門桿菌佔純粹胃發炎的比例到底多高呢?

如果單純胃炎的患者,罹患幽門桿菌的機會仍然很高,那當然值得向大多數的患者解釋;如果比例很低,恐怕有些人就會覺得這筆自費的診療不太划算。針對這一點,目前台灣沒有本土的資料,不過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有。

長期的幽門桿菌感染,會自胃的遠端開始產生特殊的萎縮性變化。圖片引用自 Kono et al, World J Gastroenterol. Dec 14, 2015; 21(46): 13113-13123


大部分的胃炎都是幽門桿菌造成的


在有經驗的醫師判讀下,有時可以找到自胃部遠端開始的「萎縮性胃炎」變化;這種變化不僅是幽門桿菌慢性感染的特徵,也是胃癌前期病變的危險群;不只需要積極的殺菌治療,也應該考慮定期追蹤;因此即便這些患者沒有潰瘍,說服他們檢測並治療(如果是陽性)仍然極為重要。但如果沒有這些特徵呢?

今年有篇刊登在消化醫學名列前茅的臨床腸胃肝膽學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CGH)的論文,裡面說道:在美國,本土幽門桿菌大約佔了所有胃炎的八成;只有不到兩成是自體免疫、感染、放射線或少見的原因造成的。

本篇文章用非常嚴謹的方式定義胃炎:所有最後列入分析的接近 700 位患者都有接受多數的胃部切片檢查,再由兩位病理醫師判讀。同時每位患者都會接受過去病史問卷、吹氣檢查(UBT)、血清檢測、桿菌培養還有組織染色五道手續去排除曾經的幽門桿菌感染。最後的發現是在確認有胃炎的患者裡,只有 17.7% 的患者是找不到幽門桿菌的。

這項研究結果非常有意思,因為即使在美國(和台灣相比,幽門桿菌相對很少),大多數胃炎病患都還是曾經或正在感染幽門桿菌。要是在台灣,這個比例應該只會更高。

也就是說,一個在台灣接受胃鏡的患者,只要胃部確實有發炎,就算沒有看到典型的萎縮性胃炎,帶有幽門桿菌的機會還是很大,也因此事前還是應該積極向患者說明,讓患者選擇是否讓醫師在發現胃炎的當下,安排自費的檢測。

有人可能會質疑,美國醫師往往在做胃鏡之前會很普遍的開立質子幫浦抑制劑( 又名 PPI,目前針對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效果最好的一類藥),而這種藥會影響幽門桿菌的檢測,所以這個研究結果可信嗎?

作者也針對這個質疑有充分的解釋。PPI 雖然會影響切片和吹氣檢測,但並不會影響血清檢測與培養得結果,雖然血清檢測有著分不清楚「曾經得過」和「目前罹患」的缺點,但它的特性反而在這項研究中為結論做出了有力的背書。

近期美國針對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一種上腹不舒服,但檢查一切正常的狀況,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認識功能性上腹痛/消化不良)已經有了新版的治療指引;指引中把做胃鏡的條件比之前嚴格,認為大多數都能從病史與身體檢查診斷;但同時也強調必須積極安排幽門桿菌的檢測,因為約有十分之一的患者是帶菌者,治療完就會改善。

當然,美國與台灣的狀況不能完全類比,但是在這一連串的文獻判讀後,我認為在幽門桿菌盛行的台灣,針對有典型症狀的患者積極的安排幽門桿菌檢測,並不為過。只要時間許可做衛教,經驗中仍有不少患者樂意受檢;而一旦檢測出來也治療成功,往往能順利解決他們的問題。



掛號與門診由此入


歡迎由下方 FB/line 分享,追蹤我的專頁